我的內碳吉他是日本剛上市,其他國家還未上市時入手的
我想可算是第一批內碳吉他吧
但因為幾乎同時入手了W997,所以放了一段時間才拿出來打
首先論外觀
我這隻內碳吉他的握柄有些粗糙,不像木吉他和碳吉他那樣打磨得很滑順
而且握柄也比較粗
重心有點偏拍頭,所以揮起來感覺會比較重
手感:
中小力之下,手感非常柔,比木吉他還要更軟卻更難控,挺不紮實的感覺
尤其是臨界在碳層要透不透的模糊範圍非常大
要是發力分1~10檔,那模糊範圍大概會是5~7,這個模糊範圍當中,界線很難區別
幾乎可說是多一分太多,少一分太少,非常難以在實戰中掌握模糊範圍的檔次
打透板之後就會是相當紮實又穩定
控球:
控球相當中庸,但是吃球較深,稍微出些力球就會送很深
整體而言比木吉他、W997和黑檀6還難控
只有小力的時候控球比較出色,可以讓新手明顯覺得比W997好打
出球弧線又高又長
小球:
想要擺短是挺容易的,旋轉還不錯,可能小力技術突出就是特點吧
但是挑打和擰球就有點難以掌握,因為我被握柄有點卡到,所以造成手腕不太靈活
跟木吉他和碳吉他給我的握感差很多,這可能是品項問題就不多談
攻球:
雖然同樣是FE碳纖,但跟碳吉他比起來,都完全打透的情況下,呈現出來的球差別很大
內碳吉他會比較像ALC,只是雖有明顯咬球感卻沒有太多咬球時間
旋轉強烈球點長,甚至可以拿來當弧圈拍打,跟純木弧圈拍幾乎可說不相上下吧
碳層提供的速度雖不是那麼樣的突出,但也足夠讓球點送很長
但手上的感覺倒不會像木吉他、碳吉他和W997那樣明顯有爽感
結論:
手感柔而不軟、旋轉強,彈性依發力情況變化大,頗吃手感的球拍
要嘛中小力控球偶爾發力一板過的經驗型,
要嘛積極搶攻的兇猛型
不太適合以穩定為主的打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