測試底板:Nittaku 碳吉他
測試硬度:正手43度、反手41度
對照組:正手Yasaka R7 max、反手Yasaka R7s max
這張台灣製造的皮,屬於澀中帶黏,海綿厚度只有2.0mm一種
是很微弱的黏性,摸上去沒有什麼黏手的感覺,上膠很軟Q
海綿是內能海綿,內能感並不會特別明顯,指壓覺得很柔,與我打習慣的相似硬度蛋糕海綿差很多
而海綿的柔並非數據上的軟,感覺是回彈比較慢造成的,或許這種感覺有人會稱之為肉
整體重量比R7輕很多
先說個小插曲
我貼的時候只刷了一次有機膠水,晾了半小時才貼上,隔天才打
第一次試打的時候,覺得像是打在矽膠墊上一樣
手感上比對照組軟很多,與生產者給的硬度參考差距很大(43度接近R7、41度接近R7s)
速度也很慢,與一般大陸皮差不多
控球也是遭到不行,根本無法預測落點深淺
依照我自己貼皮多次的經驗,應該是海綿吸了有機膠水後產生的現象
經過2個小時的試打,這種現象不見改善,於是放了三天再來打
後來的感覺就正常多了,所以我判斷這張皮不適合灌膠灌油
再說個小故事
由於我反手也是用厚度max,有次我買錯買到2.0mm
打下去發現球都很低,經常掛網
這次用#7並沒有這種現象,所以#7的弧線是比較高的
我認為這張皮的主要特點在於:咬球時間很長,易透板
咬球時間長,通常意味著旋轉、控制比較好,速度比較差
在發球與台內小力技術時,明顯比對照組穩定好控且旋轉更好
擺短等台內控制技術較不容易出台
一般中等力量練正手的時候,感覺得出落點明顯較淺
若把深淺分成三等份,R7在最深,#7在中間
可以明顯感覺到#7比R7慢了一個檔次
因此#7有比較多的發力空間
假設R7是100來與#7比,我的感覺如下(約略值):
速度75
旋轉110
控制130
相同力量下球質是比R7輕
但是#7在發力上的優勢,使得同樣一顆來球,能夠以更強的力道去回擊
控球能力的突出,可以減少很多失誤
實戰上的測試,可以隨心所欲的發力,不怕出界
但球球發力攻擊,體力耗損很大,因此我覺得偏向打連續板,遇到機會再發力重擊
適合穩中帶凶的打法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