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此篇為2014年以前的業餘積分賽(台灣積分賽問題分析,現在另有桌盟積分賽可動態調整積分就比較沒有積分方面的問題

以前全台各地算是每個月都有積分賽,但漲價後就開始比較少,我覺得有兩個主要原因

1、報名費高導致無法有效開發新市場

舉辦積分賽畢竟是要花錢的,當然不希望虧本舉辦,但高得嚇人的報名費,使不少新人打退堂鼓

 

2、交通問題使得參賽人員呈現地區性分布

很多積分賽的地點離車站很遠,外地人士要參賽的話,需要很多的交通時間

而積分賽幾乎都是從早上8:30或9:00開打低積分,所以外地人幾乎無法趕上早場

而下午的級距積分通常很高,以大多數人在1700分以下來看,參賽的意願又會降低

花錢給人打,換算一場50元划不來阿

或許有人會說花錢跟高手打是吸收經驗,平常他們還不想跟你打

但這裡很明顯是有問題的

第一:實力差距過大,根本沒有經驗可言,被打假的完全學不到東西

第二:高手覺得實力差距大,所以會保留體力,把你當成調整對象

好心一點的,才會配合你的實力去打,讓你稍微學到一些經驗

但不能期待每個人都這麼好心

 

綜合以上兩點會產生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:每次打都是那些人

打久了自然不會想再參賽,主辦單位虧本久了就不再辦了

其他像是場地問題也是有人在意的,如果場地小,連側身都無法側開

那這種場地只能辦低積分,普遍來說不常看到側身的等級,大概是800以下

但主辦單位不會考慮這麼多,依然舉辦中高級距,但報名費也是跟別家一樣,這樣當然人就少

 

 

 

 

現在積分對實力的標誌意義,跟當初已有很大一段落差

先參考一下積分粗估的方式

其實這是有稍微更新過的,不過僅把成人國手從2400以上提高到2500以上

青少年國手從2200以上提高到2300以上

這個部分影響不大,我們要仔細看其他的

A) 參考本站公布的個人積分:若與某積分擁有者實力相當,則您便約略有該積分之實力,實力每差一球,則積分約差50分(但以差四球為限)。 
B) 入選成年國手者:2500以上 
C) 各縣市區運或大專院校(甲組)代表隊、入選青少年國手者(男生):2300以上 
D) 各大型公司或大專院校(乙組)代表隊、入選少年國手者(男生):2000以上 
E) 國中、高中代表隊、入選少年國手者(女生):1900以上 
F) 各大專院校科系代表隊、國小代表隊:1800上下 
G) 業餘球員球齡五年以上者(三天曬網、一天捕魚型):1600上下 
H) 業餘球員球齡二年以上者:1400上下 

 

注意到A裡面,每差一球約差50分

這是需要取平均的,比方說連續打了十幾二十局,平均下來可以得7分以上才適用

但以現實情況來說同個等級中,會同時有階層式的上剋下,以及全部的下層皆能與最上層打到平均7分以上

這部分以純文字說明似乎有點麻煩

 

 

  A B C D
A   -2 -2 -2
B +2   -2 -2
C +2 +2   -2
D +2 +2 +2  

以上的例子中,我假設ABCD四個人實力接近,比較強的跟比較弱的打,永遠都保持2顆球的差距

假設A的積分實力1800,那單純以A對其他人的戰績,BCD的積分應該都為1700

但若以階層式來看,應該是A>B>C>D變成是1800>1700>1600>1500

這樣看來A和D差距過大沒得打,但實際上卻是有拚

雖然這樣的問題可以透過完賽立即更新積分解決,但實際上業餘積分系統是每1~2周更新,更別說以前是每1~3個月更新

不過初始積分的計算公式我並不知道,因此也可能並不如我的例子那樣

(2014.8.11更新,從5月開始的新系統,積分更新變成主辦單位上傳後,系統立即更新參賽者積分

且初始積分可以自行調整,因此目前不會有初估的問題)

 

 

但造成積分實力落差的最主要原因,我認為是出在小孩子身上

一直以來都有許多國小球隊的隊員打積分賽,所以也有很多是從剛開始學球就打積分賽

而小學專業隊練到畢業三四年,絕對比成人在球館找人play/系隊三四年還強

剛學的人想當然實力是不足以打積分賽的,拿了個很低的積分後變強了,可能跟高兩三百分的人差不多

可是他的積分還是很低,此時打贏剛學的人,而那個人拿了個更低的積分然後又變強....

這些變強的小孩子們,想要提升積分的方法只有打贏別人獲取積分

如此惡性循環下來,全體平均積分被往下拉了,可能原本1600的實力變成1400的分數

或許有人認為:大人們不思長進,反而怪小孩進步太快,只要能一直學習就能增進積分

但明理人只要看看上面的現象"全體平均積分被往下拉",就算你進步了,但是整體積分下降意味著

你進步的實力可能只夠維持相同積分,甚至無法有效進步的話,積分就會下降

 

2011年初跟2014年初,1000分以下的比賽已經有很大的差距

現在許多小孩子積分從300左右起跳,升到900~1000的時候,實力已經跟1300的成人差不多了

 也有些剛成立的國中球隊,都從1000以下開始打,但這些隊員幾乎都不是從國中才開始練

起始分可能700多一點,然後"學期中"三個月內暴增到1300~1400給你看

要說他們三個月內進步非常快這你信?反正我是不信了

從700升到1300算600分的距離,平均一個月升200分,平均每周升50分

每周升50分是什麼樣的概念?

USATT積分標準

選手間積分差距

積分高者得勝之加分

(積分低者落敗之減分)

積分高者落敗之減分

(積分低者得勝之加分)

0-12

8

8

13-37

7

10

38-62

6

13

63-87

5

16

88-112

4

20

113-137

3

25

138-162

2

30

163-187

2

35

188-212

1

40

213-237

1

45

238238以上

0

50

依照這張增減表,可以自行體會,可能每個人想法都不同

但絕對都是對上積分高者仍有超高勝率,否則無法每周升50分

而這意味著積分高者不夠他打,且這種情況隨著積分上升還持續三個月

 

 我還親眼看過一名小孩多個月沒打積分賽,積分840多

參加一場1500獎金賽全勝奪冠,積分暴增380分變成1220多

過程還擊敗了獎金獵人,可見小孩對平均積分的影響很大

 

其實這種現象也可以從積分賽舉辦的級距看得出來

早期積分賽最低級距是1600以下、中間級距是1800以下;現在最低是800~1000以下、中低級距1200~1400以下、中間級距1500~1700以下,高級距1800~3000以下

而各地1600以下已嚴然成為專業隊的戰場,幾乎青一色都是專業隊的人在打

(國小、國中專業隊,每周練6天,每天4~8小時不等)

像我這種乙組大學校隊板凳,打贏的大概70%都差距過大沒賺積分,輸一場就扣20~50分

 很多人一直覺得我故意控制積分打小孩,誤會阿大大!!我就是打不上去啊

以前站方曾經把高積分群的分數往上拉,或許是時候也把低積分調一調了

 

 

 

再者,近年來2000以上的高分群大部分都沒有打積分賽了,導致各地積分賽少有高級距的比賽

經常會有2200~2400的比賽因人數不足取消,真正原因為何我並不清楚,就目前觀察台北幾個不同地方積分賽

2100以下32人平均1593分

2050以下4人平均1574分

2000以下25人平均1633分

1950以下15人平均1608分

1900以下34人平均1615分

1850以下33人平均1455分

1800以下29人平均1433分

1800以下24人平均1423分

1750以下34人平均1422分

或許取樣還不夠多,但可以看得出,平均積分隨級距遞增(合理),1900是一個分界線,且超過2000後反而高分群減少

高分群(2000+)有在打積分賽的人數相當少,雖然舊站資料高分群佔了總數約10%,但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幽靈人口

我有認識一個從小六開始打積分賽(初始約1500),當他國三打上2000後認為目標達到,已經沒必要打業餘積分賽了

如何能吸引高分群打積分賽是一個難題,或許要用高額獎金才有辦法

幾年前新竹曾經有一個超高額獎金的比賽,報名費要先繳,參賽人數眾多,甲組甚至國手也多,不過只辦一屆

只能說選手們真的沒有空閒跟一般業餘人士玩啊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桌球 積分賽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宏凳來喔 的頭像
    阿宏凳來喔

    阿鋐凳來喔

    阿宏凳來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